肉兔全身纯白,红腿,35日龄断奶均重700克,90日龄重2.2千克,成年体重3.6千克。 该兔繁殖力强,发情明显,配种容易,配血窝受胎率高,年总产仔数可达50只。 肉兔遗传性能稳定,饲料报酬高,与齐卡你系配套生产商品杂优兔,胎平均产仔8.2只,90日龄均重2.54千克。耗料指数为3.28:1,育肥成活率90%以上,全净膛屠宰率达52%,蛋白质含量达22%。 肉兔生产性能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配套利用优势明显,可与齐卡父系公兔或德国巨型白兔作三系或两系配套生产商品肉兔,此产品有广阔前景。 肉兔的品种介绍 肉兔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肉兔生产水平的高低和经济效益的好坏,一个好的品种,在同等情况下可以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所以,肉兔品种的良种化是提高养兔经济效益的首要措施。了解肉兔品种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引种、保种以及正确的饲养管理和经营管理,从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肉兔品种很多,按体型大致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体重5千克以上为大型兔;3~5千克为中型兔;3千克以下为小型。我国饲养的肉兔品种数量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国外引进的品种 (一)新西兰兔 新西兰兔原产于美国,是近代最著名的优良肉兔品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饲养。 1.外貌特征 新西兰兔有白色、黑色和红棕色三个变种。目前饲养量较多的是新西兰白兔,被毛纯白,眼呈粉红色,头宽圆而粗短,耳宽厚而直立,臀部丰满,腰肋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有力,具有肉用品种的典型特征。 2.生产性能 新西兰兔体型中等,最大的特点是早期生长发育较快。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8周龄体重可达1.8千克,10周龄体重可达2.3千克。成年体重:公兔4-5千克,母兔3.5~4.5千克。繁殖力强,平均每胎产仔7~8只。 3.主要优缺点 我国于1949年引入新西兰兔,现分布较广泛。新西兰兔的主要优点是产肉力高,肉质良好,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主要缺点是毛皮品质较差,利用价值低。但用新西兰白兔与中国白兔、日本大耳兔、加利福尼亚兔杂交,则能获得较好的杂种优势。 (二)加利福尼亚兔 该兔原产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系由喜马拉雅兔、青紫蓝兔和新西兰白兔杂交育成,是现代著名肉兔品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饲养,饲养量仅次于新西兰白兔。 1.外貌特征 加利福尼亚兔皮毛为白色,鼻端、两耳、尾及四肢下部为黑色,故称“八点黑”。幼兔色浅,随年龄增长而颜色加深;冬季色深,夏季色淡。耳小直立,颈粗短,肩、臀部发育良好,肌肉丰满,眼呈红色。 2.生产性能 该兔体型中等,早期生长速度快,仔兔初生重50~60克,40日龄体重达1.0~1.2千克,3月龄体重可达2.5千克以上。成年体重:公兔3.6~4.5千克,母兔3.9~4.8千克。繁殖力强,平均每窝产仔7~8只。 3.主要优缺点 我国于1978年引入加利福尼亚兔,现分布较广泛。该兔种的主要优点是早熟易肥,肌肉丰满,肉质肥嫩,屠宰率高。母兔性情温驯,泌乳力高,是有名的“保姆兔”。主要缺点是生长速度略低于新西兰兔,断奶前后饲养管理条件要求较高。 (三)比利时兔 该兔原产于比利时,是由英国育种家用野生穴兔改良选育而形成的大型肉兔品种。 1.外貌特征 比利时兔被毛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毛尖略带黑色,腹部灰白,两眼周围有不规则的白圈,耳尖部有黑色光亮的毛边。眼睛为黑色,耳大而直立,稍倾向于两侧,面颊部突出,脑门宽圆,鼻骨隆起,类似马头,俗称“马兔”。 2.生产性能 该兔体型较大,仔兔初生重60~70克,最大可达100克以上,6周龄体重1.2~1.3千克,3月龄体重可达2.3~2.8千克。成年体重:公兔5.5~6.0千克,母兔6.0~ 6.5千克,最高可达7~9千克。繁殖力强,平均每胎产仔7~8只,最高可达16只。 3.主要优缺点 我国于1978年引入比利时兔,现分布较广泛。该兔种的主要优点是生长发育快,适应性强,泌乳力高。比利时兔与中国白兔、日本大耳兔杂交,可获得理想的杂种优势。主要缺点是不适宜于笼养,饲料利用率较低,易患脚癣和脚皮炎等。 (四)公羊兔 公羊兔又名垂耳兔,是一个大型肉用品种。公羊兔因其两耳长宽而下垂,头型似公羊而得名。 1.外貌特征 被毛颜色以黄色者居多。头粗糙,眼小,颈短,背腰宽,殿圆,骨粗,体质疏松肥大。 2.生产性能 该品种兔早期生长发育快,40天断奶重可达1.5千克,成年体重6~8千克,最高者可达9~10千克。 3.主要优缺点 我国于1975年引入公羊兔。该品种兔耐粗饲,抗病力强,易于饲养。性情温顺,不爱活动,因过于迟钝,故有人称其为“傻瓜兔”,其繁殖性能低,主要表现在受胎率低,哺育仔兔性能差,产仔少。该品种兔与比利时兔杂交,效果较好,二者都属大型兔,被毛颜色比较一致,杂交一代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经济效益高。 (五)齐卡肉兔 由德国zika家兔育种中心和慕尼黑大学联合育成的、当前世界上著名的肉兔配套品系之一。我国在1986年由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首次引进、推广并试验研究。该配套系由3个品系组成: G系称为德国巨型白兔,N系为齐卡新西兰白兔,Z系为专门化品系。生产商品肉兔是用G系公兔与N系母兔交配生产的GN公兔为父本,以Z系公兔与N系母兔交配得到的ZN母兔为母本。在德国的全封闭式兔舍、标准化饲养条件下,其配套生产的商品兔,84日龄平均体重达2.8~3.0千克,每胎平均产仔8.2只,肥育成活率为85%。经过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6年的培育与选择,齐卡肉兔在我国开放式饲养条件下,其主要生产性能,恢复或超过引进原种的生产成绩,引种获得成功。三系选育群G系(141只)、N系(102只)、Z系(187只)成年体重分别为5.79千克、4.55千克、3.56千克。162只试验商品肉兔3月龄体重为2.53千克,肥育成活率为96%,屠宰率为52.9%,胴体背腰宽,后躯肌肉丰富。经研究表明,齐卡商品肉兔的产肉性能明显优于全国广泛推广的加利福尼亚兔和我国新育成的哈尔滨大白兔。
[1] [2] 下一页